[1]宋湛苹,史竟. 锻造加热炉的发展[J]. 锻造与冲压, 2005, (11):22-24. [2]张子健.蓄热式加热炉的发展[J]. 河北冶金, 2005, 146(2): 16-18. [3]范双喜,王伟,张子禹,等. 燃料炉的余热回收及其装备[J]. 热处理, 2011, 26(5):60-62. [4]马永杰.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节能与环保[J]. 资源与环境, 2008, (16): 84-84. [5]吴新忠. 高温空气煤气双蓄热式加热炉应用与优化[J]. 天津冶金, 2009, (2): 28-30. [6]王玉辉,王志刚,彭星伟,等. 大型天然气台车加热炉烧嘴选型及布置的探讨[J]. 工业炉, 2009, 31(1): 19-20. [7]严传俊,范玮. 燃烧学[M]. 西安: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, 2005. [8]王秉铨,姜生远,王秋. 工业炉设计手册[M]. 北京: 机械工业出版社, 2011. [9]刘庄,吴景之,张毅,等. 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[M]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1996. [10]赵博宁. 天然气在蓄热式锻造加热炉上的应用及模拟[D]. 西安: 西北工业大学, 2007. [11]宋小飞,刘训良,温治,等. 空气单蓄热室状加热炉内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[J]. 浙江大学学报, 2007, 41(10): 1768-1772.
|